齐齐哈尔  
A   安徽
合肥 芜湖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安庆 黄山 滁州 阜阳 宿州 巢湖 六安 亳州 池州 宣城
B   北京
北京
C   重庆
重庆
F   福建
福州 厦门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龙岩 宁德
G   甘肃
嘉峪关 兰州 金昌 白银 天水 武威 张掖 平凉 酒泉 庆阳 定西 陇南 临夏 甘南
    广西
兴安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北海 防城港 钦州 贵港 玉林 百色 贺州 河池 来宾 崇左
    广东
广州 韶关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江门 湛江 茂名 肇庆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
    贵州
贵阳 六盘水 遵义 安顺 铜仁 黔西南 毕节 黔东南 黔南
H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宜昌
    黑龙江
哈尔滨 齐齐哈尔 鸡西 鹤岗 双鸭山 大庆 伊春 佳木斯 七台河 牡丹江 黑河 绥化 大兴安岭
    河南
淮北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永州
    湖北
武汉 黄石 十堰 襄阳 鄂州 荆门 孝感 荆州 黄冈 咸宁 随州 恩施 仙桃 潜江 天门 神农架
    湖南
长沙 株洲 湘潭 衡阳 邵阳 岳阳 常德 张家界 益阳 郴州 怀化 娄底 湘西
    海南
海口 三亚 五指山 琼海 儋州 文昌 万宁 东方 定安 屯昌 澄迈 临高 白沙 昌江 乐东 陵水 保亭 琼中
J   吉林
长春 吉林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山 松原 白城 延边
    江苏
南京 无锡 徐州 常州 苏州 南通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扬州 镇江 宿迁
    江西
南昌 景德镇 萍乡 九江 新余 鹰潭 赣州 吉安 宜春 抚州 上饶
L   辽宁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盘锦 铁岭 朝阳 葫芦岛
N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 乌海 赤峰 通辽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巴彦淖尔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宁夏
银川 石嘴山 吴忠 中卫
Q   青海
西宁 海东 海北藏族 黄南 海南藏族 果洛 玉树 海西蒙古族藏族
S   上海
上海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
    山东
泰州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莱芜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四川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眉山 宜宾 广安 达州 雅安 巴中 资阳 阿坝州 甘孜 凉山
    陕西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渭南 延安 汉中 榆林 安康 商洛
T   天津
天津
    宁夏
固原
X   西藏
拉萨 昌都 山南 日喀则 那曲 阿里 林芝地区
    新疆
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 吐鲁番 哈密 昌吉 博尔塔拉 巴音郭楞 阿克苏 克州 喀什 和田 伊犁哈萨克 塔城 阿勒泰 石河子 阿拉尔 图木舒克 五家渠
Y   云南
昆明 曲靖 玉溪 保山 昭通 丽江 普洱 临沧 楚雄 红河 文山 西双版纳 大理 德宏 怒江 迪庆
Z   浙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186-2305-5851

塑度托盘租赁

全部

行业新闻

跨界新闻

托盘百科

政策法规

焦点

深度:叮咚买菜,诡异扩张

作者:塑度 2024-05-23   阅读:660

线上卖菜生意的盈利问题摆上日程。

即便邻近春节,叮咚买菜在北京的地推团队,依然随处可见。

不仅是小区门口、商圈周边、街头路上,最初可见叮咚买菜递推人员。只要身处北京,APP开屏、朋友圈广告,线上也到处是叮咚买菜的推广。甚至一些地推员工,开始深入各大小区,挨家挨户敲门推广拉新。

2020年春季,第一阶段疫情之后,叮咚买菜给自己定下的计划为在北京开出200个前置仓。这意味着,按计划要在2020年底,北京在叮咚买菜的布局,将成为仅次于上海,成为国内的第二大单一市场。但是截至目前,叮咚尚未披露在北京取得的业绩。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叮咚买菜又计划在2021年总投资6亿美元,选在江苏昆山建设生鲜综合体。这个类似生鲜基地的综合体,运营能力包括生鲜半成品、面食的加工等。这种烧钱力度,让人感觉叮咚并不差钱。但是叮咚买菜上次获得融资的公开信息,已经过去一年半了。

2020年叮咚买菜究竟有没有获得融资,这甚至是一个多次曝光,又多次被叮咚官方否定的“谣言”。

2019年6月底,叮咚买菜曾透露公司账上还有20亿现金。当年7月,叮咚获得B轮融资,但未透露具体金额。2020年5月,据路透社报道,叮咚获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的3亿美元投资,但叮咚否认了这一消息。

叮咚在过去的一年间,扩张显得极其激进。除了上海、杭州、北京之外,还先后进入江苏南京、广东广州、河北、浙江、安徽、四川等省市,仅在去年11月的一个月内,叮咚就新进入了将近10个城市。目前,叮咚覆盖的城市,总数超过20个。

但这些城市对于叮咚来说,也仅仅是“进入”,客观来说,进入时间决定了还远不能谈已“覆盖”。20个城市加起来的前置仓数量,大概和北京、上海一个城市的覆盖数一样。前置仓这种高度依靠密集锁定,才能实现盈利的小零售业态,对于叮咚来说,进入的20个城市的零星几个仓,当下显然不可能产生正向营收。

我们不是吹毛求疵的诘问刚刚进入一个城市就谈营收。而是想要强调,前置仓这种小业态,单仓天然的就不能孤立存在。一个仓在一个城市,并不能看作一个仓,而是等同于背后一个新的公司,一整套业务体系(供应链+营销+运营+物流等)在一个城市的落地。

因此,零售业的小业态公司,通常都是用密集锁定的拓展方式,从一个点的多个仓(店)占领一个城市区域,然后逐步占领一个城市,再逐步扩张到一个省,最后再一个省一个省的复制。便利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打法。生鲜赛道的优秀品牌钱大妈,哪怕同样是前置仓模式的朴朴超市,都是如此。

除了谊品生鲜这个异类。

因为小业态的扩张,一样需要成本。几套独立的供应链、自营前置仓的房租人力费用、漫长的回报周期,每个新城市的前置仓扩张,都是叮咚目前面对问题的倍增扩张。

而且回到叮咚的大本营城市上海,目前也尚未取得以市为单位的区域性盈利。叮咚会觉得这是一个严峻的战略问题吗?还有个棘手的问题是,现在前置仓的生鲜业务模式是否成熟,行业一直有严重对立争议的拷问。这个赛道有朴朴超市作为前置仓代表品牌的稳定发展,也有叮咚作为前置仓模式的让人不懂。

但是,叮咚的2020年,就是一个激进扩张新城市的一年。有点诡异。

01

仍未盈利,却不缺钱!

进入北京市场快一年,虽然叮咚买菜尚未披露过经营情况,但从地推的火热程度与覆盖范围来看,显然叮咚认为北京市场还处于初期布点阶段。

叮咚买菜此前多次被诟病的问题,不是目前没有盈利,而是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很多人,看不到盈利的进阶和蓝图。创始人梁昌霖自己表示过,理想状态下,每个前置仓经营一年以上,日订单量达到1000单左右,平均客单量价超65元,可以在刨去履单成本后,每单的营业利润预计能超过3%,也就可以赚钱。

这是有些过于理想的。我们知道的是,叮咚买菜的前置仓,目前属于行业内运营成本最高的仓。因为叮咚买菜的每个前置仓,配置了数量远超行业标准的加工人员。包括水产加工处理、批量蔬菜到仓后按规格的分包等,以及自营自养的配送骑手。这些基层人员能在叮咚获得就业,其实令人尊敬。唯愿这些基层人员的就业,能够一直得到保障。

回到叮咚盈利问题。叮咚在自己的大本营上海,直到目前还未宣布取得区域性盈利,而上海这个城市,叮咚的业务开展已经三年。三年运营仍未盈利,不仅距离其梁昌霖自己谈到的理想状态的一年盈利差距有点大,而且对比同行的差距也很大。

2020年9月24日上午,盒马CEO侯毅在36氪-未来消费举办的全零售大会上,明确表示,盒马在上海、北京的门店,已经实现全面盈利,而且预计在2021年的今年,两地门店的线上订单比例超过90%。

侯毅在我们大会上透露的这个信息,包含了三个关键信息:盒马的生鲜零售模式是目前行业内投入最重模式;盒马彼时进入北京市场的时间刚好三年;北京和上海是中国零售竞争最复杂的两个市场。

但是,盒马在两地还是全面盈利了。这还没算上同样是社区生鲜小业态的盒马mini,早在2020年7月初,通过其项目负责人倪晓俊的亲口表态:盒马mini已实现整体盈利。

叮咚买菜最接近盈利的一次,是在2019年7月。那时,叮咚宣布其345个前置仓的日订单量,超过40万单,平均每仓超过1100单,超过其单仓理想状态。

这个数字,据我们摸底调查,一度接近盒马当时全国门店的线上订单量。但是半年之后,即随后的2019年年末,叮咚公布数据,其单仓日订单量仅为909单。这半年时间,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是有增加的。究竟是业务增量却不增效?还是单仓的单量在一年前,就开始下滑?

唯一通过外界观察可以看到的原因是,2019年9月,叮咚买菜调整了上海区域免运费起步价。那时,叮咚将免运费的门槛从0元提升至28元,不满28元的需要付5元运费。2020年开始,叮咚又将上海区域的包邮门槛提升至38元。

做过生鲜零售生意的都知道,免邮门槛的调整,就是运营成本方面的用户补贴减少了。这里面稍微尴尬的是,即然叮咚减少了对上海市场的高额补贴,一年半时间过去了,现在叮咚的上海单仓营收情况,仍未达到2019年7月的水平。盈利,自然也不暂时没实现。

减少运营费用,大概是转移到营销费用。过去一年半时间,叮咚在上海还在开拓新仓(而且新仓免邮),增加市场覆盖度和渗透率。一个单位市场,什么时候要拓展?什么时候要加深渗透?什么时候要盈利水平?这是有精确评估考量的。上海市场,目前显然应该进入到追求盈利,而不是继续开新店的阶段。

因为三年之后,如果再不能在自己本土市场取得盈利,投资人会觉得,叮咚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是不是不太清晰?或者,即便商业模式成立,投入周期和规模是不是太长太重?难道要像10年前的京东,融资百亿奋战六年(从扩张到上市),才能看到希望?

可是,京东做的是个三万亿的生意。叮咚身处的生鲜产业,整体也才三万亿。投资人还敢继续追加对叮咚的投资吗?

这是否就是叮咚一年多来没有正式宣布获得新融资,但是又模模糊糊偶尔有融资传闻的原因?

02

线上卖菜,怎么跑通?

但是叮咚在2020年,给人的感觉反而是不差钱。

叮咚公布,2020年公司全国月销水平超过10亿(即年营业额可达120亿元以上)。可以预见,2020年叮咚广泛深入拓展的三、四线新城市,贡献不少。这些新城市新仓的新客新单,存在大量新客和免邮的补贴。

结合本文开头谈到,叮咚目前在北京地区,大手笔砸钱做推广拉新,好像一点也不缺钱。我们这里要谈的问题是差不差钱,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谈的是低线城市的运营水平变化。

此前,叮咚买菜自己其实也没讳言,其在上海周边的二、三线城市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其中,无锡就曾有仓的日单量仅在200单,后来实在没法,被迫关仓撤出该地区。这种撤出,与这些城市的人均收入、人口密度、人群习惯有关。问题是,无锡,放在全国都是经济领先的地级市,如果算上无锡的人均收入,无锡比第一大城市上海的人均收入水平还要高。

那些还不如无锡整体水平的唐山、廊坊、芜湖、马鞍山……订单规模,可想而知。或者说,补贴力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有从业务指标层面去评估,叮咚买菜在2020年看似不差钱的疯狂扩张,实在匪夷所思。

三线以下城市,其实一直都不是很充分的家庭购物线上化的市场。三线城市最大的家庭购物线上化不足,除了行业通常谈论的人口数、消费力问题之外。最主要的问题,其实是外来人口的不足——本地人口的本地生活特性非常突出。

一个城市本地人口比重高,意味着本地生活方式,以及完整成员结构的家庭构成,都很突出。有了这两种顽强的本地化要素摆在那,决定了传统菜市场和超市的供给服务,其实在当地的整体供给水平很完整,很成熟。

本地家庭购物的供给水平发达,又意味着,外来商户想通过业务链路+运营效率的优化,达到订单量、复购率和利润率的正常水平,可能性基本在小数点后面。外来户能在一个高度本地习惯的低线城市立足,通常都是提供超过当地普遍标准,并在一两个服务能力上达到全行业标准之上的亮点。

简单的说,此前大卖场在低线城市横扫千军,靠的就是又多/又省/又好/又一站式。盒马做的也是家庭购买生意,还是高于当地标准,达到全行业亮点标准的中高端家庭性价比生意,仔细一盘上发现在低线城市还是不行,干脆宣布,盒马压根不打算去三线以下城市。

最近两年,便利店开始往三线以下城市扎堆。便利店是个人消费业态,个人消费的变化,其实天然要比家庭消费的变化更容易。线上买菜,不仅完全家庭化,而且还特别民生性,不可能是大多数家庭的高端项目支出。低线城市拥抱线上买菜,目前来看,无论是从模式演化,还是实际市场效应,都不是很靠谱。

说着说着,这里面又冒出一个更麻烦的问题:现在线上买菜生意,属于生鲜流通经济最经济最成熟的渠道和模式吗?

社区团购这玩意一出来,即便没有互联网巨头的补贴,其实也很有价格优势,就能在低线城市玩的很溜。价格杀手,批量购买,团长服务,几个杀手级模式利器组合起来,显然要比线上买菜即配到家,更能在低线城市立足生存发展。

看似不差钱的叮咚买菜,实在让人看不懂为什么要在2020年,选择疯狂开拓那些低线城市的线上买菜生意。唯一能让人找到合理性理解的是,叮咚去的这些城市,都是互联网大公司在家庭购物业务布局方面,目前还没去的城市。如果哪天巨头要去这些低线城市,叮咚有现成资源?

好了,还是回到叮咚业务本身。

叮咚买菜在2019年的火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叮咚第一次相对完整提供了一个菜市场的生意。叮咚可以买现处理的活鱼,可以买加氧的活虾,可以买一站式的家庭餐桌生鲜——做一顿饭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是一个陷阱,至少通过前置仓的即配到家模式,是个陷阱。有时候不得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生鲜这个概念,可能就有问题。

以家庭购买的生鲜,其实是围绕着“吃”,构建起来的一整套饮食服务。除了常规的未烹制的新鲜食材(即狭义上的生鲜),还有半成品熟食、各种时令鲜货、各种餐饮化的菜品。即大家常看到的:水果,蔬菜、水产、肉蛋禽;以及卤味、包装食品,调味品、米面粮油,厨房用具等。总之,看似生鲜是一个独立品类,其实涉及到的单品和全年各季节各时段的吃的需求,非常复杂。

更麻烦的是,每个生鲜单品,都是一套独立的运营方法论。能做好大龙虾的单品,未必能做好冻品海鲜。而这两者,还只是生鲜品类当中水产类目的海鲜系列而已。

生鲜上面是复杂的家庭“吃”的需求,生鲜下面是复杂的细分单品方法论。君不见,超市落地中国40年,一直想玩生鲜。但是直到今天,还被看似土鳖的菜市场,活生生的摁在20%占比不能翻出浪花。

我们看到的是,叮咚在2020年,有节奏分批次的减少了生鲜单品数量。很多动销率不高的水果、水产悄悄的从APP上下架。生鲜不同单品动销率不同,这很正常。菜市场的方法就是,不同小摊贩,分工协作,分散风险的做不同品类,组合一起,就是一个完整家庭的“吃”的服务。

这些生鲜流通生意的基本面问题,叮咚可能都来不及思考了。叮咚对外一直强调的,还是60元出头偏低的客单价、高额的补贴优惠等很表面的运营问题。梁昌霖在公开场合表态的思考,也是叮咚买菜不做【店+仓】模式,只做60-70元的卖菜生意。这两个特性,一下就把叮咚买菜的生意,严格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即时配送的线上卖菜。

因此,刚才提及生鲜流通的向上向下的两个复杂问题,叮咚真的可能来不及思考。

其实,叮咚买菜是做出了改进的。

叮咚买菜APP的第一个品类下,有“一顿吃光”分类,该分类下的商品为一道菜所用到的所有生鲜原料搭配。如“手撕包菜”,里面包含包菜+小米椒+青椒,并且正好是一道菜的量。还有“贴心调味组合”,包含葱、姜、蒜共150克的小份装。虽然SKU有限,但叮咚买菜有意向“烹饪解决方案”的方向靠拢。

顺着这个思路,叮咚买菜下方的功能栏中,最中心的为其直播版块。其中除了直播赠优惠券等直播内容,更多的是类似于“下厨房”一样的菜谱功能。点进这些烹饪教程中,用户可直接点击右下角,购买做这道菜所用的所有食材。购买页面分为主料和辅料,可根据需要挑选购买。

叮咚买菜的菜谱分类很细,根据食材、场景、口味、人群等分了7大类,每类下面又有数小类,用户可以方便的查找适合自己的菜谱。在培养起用户消费习惯后,购物行为的顺序会从想好吃什么,再打开叮咚买,变成打开叮咚看一看,再决定吃什么,然后进行购买。这样一来,APP的使用率将会得到提升,同时客单价也会因为连带购买与冲动消费而上升。

但是这些改进和努力,属于叮咚模式的局部能力改进。不是线上买菜,可以完整复制一整套家庭“吃”的一站式购买的模式突破。

这是叮咚买菜业务模式的终极难题。很多问题其实属于模式的阶段性局限,属于线上买菜的当前不能突破的局限。但是叮咚要去突破,就是叮咚自己的问题,不能把问题仍给行业一起提升而得到免费红利。做任何改进努力,叮咚都要考虑,成本扛得住吗?消费者会买单吗?现金流怎么样了?

从这点来说,叮咚买菜这家公司,其实发展的很不容易。只是,还未盈利,甚至模式不甚清晰的叮咚买菜,投资人能不能耐心陪玩等待下去。

来源/36氪-未来消费(ID:lslb168)

上一篇:内参:携手苏宁、战投德邦,韵达要跳出“快递价格战”?

下一篇:快递企业价格激战,三通一达最后只能剩两家?